2006年4月4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平安成了鱼米之乡最热名词
本报记者 徐晓

  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美称的嘉兴,如今既承受了苏南发展乡镇集体经济的引力,又受到温、台等地发展个私经济的影响,还得益于上海浦东开发的高强度辐射,从而形成了国有、集体、个私、外资经济同台竞技、共生共荣,具有显著的“杂交”特点的发展模式。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,嘉兴市也营建起浓厚的平安创建氛围,在全市织起一片和谐的天空。
  关键词之一:“新嘉善人管委会”
  在嘉善,“民工”是个避讳的称呼;在嘉善,外地人可以当选村委会领导;在嘉善,外地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障服务。外来人员一方面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,另一方面也的确带来了社会治安、计划生育、义务教育、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。
  早在去年年初,嘉善县已将所有政府文件中的“外来人口”悄悄改成了“新嘉善人”。改变不仅仅在称谓上,一个由上至下的新嘉善人管理服务机构网络迅速架构起来,一系列善待新嘉善人的新政陆续推出,一块“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”的牌子在闹市区挂出……这是嘉善县针对流动人口骤升带来的影响,通过调研推出的加强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的新举措——从政府相关部门抽调骨干,成立了“新嘉善人管委”,通过考试向社会招聘专管员,把流动人口的教育、管理、服务和维权等纳入政府职能。
  关键词之二:平湖“综治进民企”
  在平湖,企业不仅因厂制宜,每月开展职工平安知识培训,而且冬季防火、夏季食品卫生安全、交通安全、职工维权等内容成了职工的必修课。有的公司,连员工使用小型电扇、剪刀放置位置等“小事”都有安全责任协议书来规范。
  平湖市针对民营企业大量涌现带来的社会管理弱化问题,从去年3月开始,先后在近700家民营企业中落实“谁经营、谁负责”的社会治安法人责任制,将综治网络延伸到民营企业,真正做到了内部矛盾内部化解,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扩大升级。
  关键词之三:秀洲“平安示范村”
  秀洲区洪合镇泾桥村是秀洲区10个平安示范村之一,该村有一个治安保卫委员会,治保会下面组建了一支夜间巡逻队、一支白天守望队和一支信息收集队,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组,急事不过夜”。
  近年来,秀洲区紧紧围绕“强基础、重整合、保稳定、促平安”的要求,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,积极构建大综治、大稳定、大平安的工作格局,不断深化“平安秀洲”建设,编织起一张牢固的平安网。